从工业之城到足球圣殿,毕尔巴鄂队的坚守与传奇
- 2025-08-28
- 1
在西班牙北部,有一座以钢铁和航运闻名的工业城市——毕尔巴鄂,这里孕育了一支独特的足球俱乐部:毕尔巴鄂竞技俱乐部(Athletic Club Bilbao),不同于其他欧洲豪门,这支球队以其近乎偏执的传统而闻名:百余年来,他们始终坚持只使用巴斯克地区(包括西班牙的巴斯克自治区和纳瓦拉,以及法国的巴斯克地区)出生的球员,或与巴斯克文化有深厚渊源的球员,这一政策被称为“cantera policy”(青训政策),不仅定义了球队的 identity,更成为足球世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传统的根基:血脉与地域的骄傲
毕尔巴鄂队成立于1898年,是西班牙足球历史上最古老的俱乐部之一,其诞生与巴斯克地区的工业革命紧密相连,英国工人和当地移民将足球带入这里,并迅速扎根,球队从早期就确立了“只使用巴斯克球员”的原则,这并非出于狭隘的地方主义,而是源于一种深层的文化自豪感,巴斯克地区拥有独特的语言、历史和身份认同,足球成为表达这种认同的载体,通过本土化策略,毕尔巴鄂队将足球与社区紧密连接,球迷们不仅仅是在支持一支球队,更是在守护自己的文化血脉。
这种坚持在现代足球的商业化浪潮中显得尤为珍贵,尽管外界曾质疑这一政策会限制球队的竞争力,但毕尔巴鄂队用事实证明了传统的价值,他们从未降级过西班牙顶级联赛,与皇马和巴萨并列为西甲仅有的三支“从未降级”的球队,球队曾8次赢得西甲冠军、24次国王杯冠军,这些成就彰显了青训体系的强大:从传奇射手萨拉(Telmo Zarra)到现代球星略伦特(Fernando Llorente)和穆尼亚因(Iker Muniain),毕尔巴鄂始终能培养出世界级人才。
现代足球的挑战:坚守与变革的平衡
传统并非一成不变,近年来,毕尔巴鄂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全球化使顶级俱乐部疯狂追逐国际球星,金钱驱动的转会市场让中小球队难以竞争,毕尔巴鄂的“纯血统”政策一度导致人才短缺,例如2010年代初期,球队因青训断层而陷入低迷,但管理层并未放弃原则,而是通过创新来适应时代:扩大“巴斯克渊源”的界定范围(例如接受在巴斯克地区成长的非本地人),并加倍投入青训基础设施。
他们的努力在2010年后结出硕果,2012年,球队在贝尔萨(Marcelo Bielsa)的带领下杀入欧联杯和国王杯决赛,虽未能夺冠,却展现了华丽的进攻足球,2024年,毕尔巴鄂队更是在主帅巴尔韦德(Ernesto Valverde)的率领下,时隔40年再次赢得国王杯冠军,一路击败巴萨、马竞等豪门,点燃了整个巴斯克地区的狂欢,这座冠军证明,传统与现代化并非对立——通过科学的青训体系和战术创新,毕尔巴鄂队可以在不背叛根源的情况下保持竞争力。
文化符号:超越足球的社区力量
毕尔巴鄂队的意义远超越球场,它是巴斯克身份的象征,凝聚着一种“对抗主流”的精神,在西班牙政治格局中,巴斯克地区长期追求自治,球队的独立性无形中成为这种追求的隐喻,主场圣马梅斯球场(San Mamés)被球迷称为“大教堂”,每场比赛都是情感的宣泄:球迷用巴斯克语高唱队歌,挥舞红白条纹的旗帜,展示着无条件的忠诚。
球队的运营模式被视为足球世界的一股清流,他们没有石油资本或全球商业帝国的支撑,却通过健康的财务管理和社区支持实现了自给自足,毕尔巴鄂队的预算虽远不及皇马或曼城,但他们的负债率极低,并长期保持盈利,这种模式启发了许多俱乐部:足球可以回归本地化,而不是沦为资本的游戏。
未来的启示
毕尔巴鄂队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坚守与适应的史诗,在足球日益全球化的今天,他们提醒人们,这项运动的本质是社区、身份和激情,他们的成功并非来自捷径,而是源于对文化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投资,正如一位巴斯克谚语所说:“根深之树不畏风。”(Euskal herrian sustrai sakonak dituen zuhaitza ez da inoiz erortzen.)毕尔巴鄂队正是这样一棵树——深深扎根于巴斯克的土壤,却不断向世界伸展枝叶。
或许,他们的道路无法被复制,但他们的精神值得致敬:在商业与传统的博弈中,毕尔巴鄂队证明了,足球永远不仅仅是胜负,更是一种信仰的传承。